延續去年漲勢,3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出現恢復性增長,帶動第1季的產銷增幅至1倍左右。另外,去年因政府的補貼而迅速擴大的新能源市場,今年起將面臨補貼逐漸退出的情況。業者認為,邊緣車廠將面臨淘汰。
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最新數據顯示,3月新能源狹義乘用車銷量約1.6萬輛,較去年同期增長60%,較2月也增長60%,第1季新能源乘用車總體銷量3.95萬輛,較去年同期增長107%。
if (typeof (ONEAD) !== "undefined") { 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 ONEAD.cmd.push(function () { 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 }); }
今年第1季,新能源汽車產銷約6.3萬輛和5.8萬輛,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.1倍和1倍。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約4.6萬輛和4.2萬輛,較去年同期均增長1.4倍;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皆在1.6萬輛左右,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46%和43%。
針對目前有些車型所拿到的政府補貼高過製造成本,幾乎等於無本生意,中國政府已對騙補情形展開調查,最終結果有望在本月下旬發布。其中,客車作為新能源騙取補貼的重災區,未來新能源客車的補貼主要會增加指標限制,設定補貼上限等考核因素。
為防堵「騙補」的劣行,日前工信部表示,2017年至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,將以2016年為基礎上下調20%,2019年至2020年下降40%,2020年以後補貼政策退出。
針對補貼政策改變恐帶來的衝擊,中國電動車製造大廠比亞迪認為,其對小型廠商的影響較大,因為新政策不再以車輛大小作為補貼標準,改以汽車電池大小決定,有助杜絕安裝較少電池的騙補貼情況,措施將淘汰很多邊緣生產商,因其電池生產成本將會更高於所獲得補貼。
比亞迪並對2016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目標感到樂觀,由於目前中國各大城市對新能源巴士和汽車需求旺盛,預料今年可達到12萬至15萬台。
(工商時報)
if (typeof (ONEAD) !== "undefined") {
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
ONEAD.cmd.push(function () {
ONEAD_slot('div-mobile-inread', 'mobile-inread');
});
}
78DC90F90AA53723